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城市圈 > 文章 当前位置: 城市圈 > 文章

拉萨、福州、宁波等城市幸福通勤比重超60%,百度地图详解通勤数据

时间:2020-06-0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报告》根据城市90%通勤人口的居住和办公地,勾画出一个“空间椭圆”,椭圆的长轴半径即为通勤空间半径,体现了城市需要交通服务支撑的空间尺度。据《报告》显示,目前36座城市的通勤空间半径处于19公里到40公里之间,通勤半径和城市规模基本成正比。其中,北京、深圳、重庆的通勤半径达到40公里,是目前交通系统支撑下最大的城市通勤半径;其次为通勤半径39公里的上海;此外,天津的通勤半径也达到37公里,或与其双中心的城市格局密切相关。相比之下,超大城市中房价相对较低、且城市为单中心格局的广州通勤半径只有31公里,通勤范围较小。

  (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空间半径)

  北京职住分离度最高,居民平均外出6.6公里才能找到一份工作

  若想要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居住地与就业地之间的合理配置必不可少。《报告》指出,城市中居住地与就业地的最短通勤距离(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职住空间的平衡性越好。目前36个城市的职住分离度处于2.1公里到6.6公里之间,不同城市存在较大差异。

  在超大城市中,北京的职住分离度最高,居民需要到离居住地6.6公里外的地方才能找到一份工作;而上海与广州需要3.7公里,深圳只需2.5公里。在以厦门、大连、昆明等为代表的Ⅰ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中,职住分离度保持在2.1至3.8公里之间,城市职住空间的平衡性较好。而对于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中的银川、西宁、石家庄等职住分离度大于5公里的城市,则反映出了城市郊区化发展和新区建设的阶段过程。

  (全国主要城市职住分离度)

  北京平均通勤距离11.1公里居榜首,幸福通勤比重仅38%

  与职住分离度不同,通勤距离是指从家到实际就业地的距离,中心城区通勤人口的平均通勤距离,是城市职住分离情况的真实写照。据《报告》显示,36个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均超过6公里,且城市规模越大,平均通勤距离越长。其中北京以11.1公里的平均通勤距离位居榜首,上海、重庆、成都和西宁紧随其后,平均通勤距离也都超过9公里。而平均通勤距离越大,意味着居民的通勤成本越高,城市就更需要高效的交通系统来支撑。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格局既决定了通勤出行的分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峰时段城市交通的出行效率,职住分离度高、通勤距离远的北京,在交通方面便呈现出严重的潮汐交通现象。

  (全国主要城市平均通勤距离)

  (北京通勤联系圈层分布)

  那么,通勤距离多远以内能才获得幸福感?《报告》以距离小于5公里作为幸福通勤的指标,因此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占比也成为了衡量整个城市职住平衡和通勤幸福的指标。目前,36个城市中半数通勤人口都可获得“幸福的通勤体验”,拉萨、福州、宁波、兰州、海口、厦门的幸福通勤比重更超过60%,意味着更多居民拥有合理可控的通勤时间和多样的交通方式选择,不必急急忙忙或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在路上。值得关注的是,北上广深虽同为超大城市,但幸福通勤比重差距较大,在深圳有高达57%的上班族通勤距离在5公里以内,而北京这一数据仅为38%。

  (全国主要城市5公里通勤比重)

  深圳公交服务能力居全国榜首,广州轨道覆盖比重最高

  在路程耗时方面,《报告》指出,45分钟通勤时间是合理通勤的基本保障,也反映了公交系统与职住空间的契合程度。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比重越高,说明公交系统对城市通勤的保障越好。目前能保证最多上班族在45分钟到达目的地的城市为深圳,公交服务能力最强。与深圳同为超大城市的上海和北京,公交服务能力则不尽如人意,分别为39%和32%。其他公交服务能力较高的城市依次为拉萨、海口、厦门、兰州和广州。

  (全国主要城市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

  除公交服务之外,地铁、城铁等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也起到了重要的骨架作用,有效提升城市的就业可达性,拉近新城和城市中心区的联系。《报告》指出,家和就业地两端均在轨道站点1公里覆盖范围的通勤人口比重,体现了轨道线网与职住空间组织的匹配度。在36个主要城市中,广州、武汉分别以37%和35%的轨道覆盖通勤人口比重占据第一、第二位,轨道布局更加满足通勤需求。

  (全国主要城市1公里轨道覆盖通勤比重)

  通勤不仅影响着每一位市民的生活幸福感,更与城市规划、交通息息相关。百度地图此次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发布的《2020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大数据精准洞察,全面展现我国主要城市的通勤范围、平均距离、交通覆盖等情况,既让大众对所在城市的通勤、住房、就业范围了解更加深入,同时辅助相关部门进行更合理、科学的政策制定,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宁波三江口大放光彩!!

下一篇:理性思考:海南为什么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首 页|资 讯|广告欣赏|企业黄页|项目承接|信 息|联系我们
首 页|资 讯|广告欣赏|企业黄页|项目承接|信 息|联系我们 加好友联系3064223916
2020 © 宁波新视界影像沙龙   浙ICP备2020034278号-4
E-mail: 3064223916@qq.com